业内速递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业内速递
苏州:多元包容,精织非凡“双面绣”
发布时间:[2011-11-23]

——“率先发展学先进”系列报道·苏州篇

 

        双面绣,堪称苏州最鲜活的象征。无声处“落笔”,有形处“雕琢”。深谙双面绣之道的苏州人细针密缕,将双面绣“功夫”巧妙运用于经济文化建设中,让人读出了别样的发展图景和愿景。  
  一路走来,无论是久负盛名的苏州工业园区,还是正在崛起的苏州高新区,文化、科技、金融……透过不同的视角,总能让人感受到一种“和谐共融”的灵动,折射出这座古城独特的文化底蕴和现代风采。 
  苏州经济文化的这幅非凡“双面绣”,或许就是分分秒秒、经年累月地细针密缕后呈现给世人的一篇佳作。亮点闪现处,亦是耐人寻味处。 
  
多元包容
    工业园区打出“文化”牌
 
  姑苏人的双面绣“功夫”,在此行的第一站——苏州工业园区就给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在很多人眼里,工业园区总是与各种经济指标联系在一起的。但异于其他产业园区的是,行走于一幢幢现代化建筑之间,却嗅不到一丝工业的味道,对于指标和数字的询问,大多数受访者都含蓄地回避。记者感触最深的,不是工业园区对产业升级的刻意追求,倒是其对文化个性的执着追求。 
  苏州工业园区决策者曾坚定表示,多元包容的文化个性将成为园区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传统与现代、科学与人文、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的渊源共生、和谐共融,是苏州工业园区的核心价值观。园区,致力打造一座现代化非凡新城,非凡在哪里?第一是产业形态,其次是城市形态,但最深层的是文化形态。 
  植根于这种土壤的文化产业,可用“抢眼”二字来形容其表现。 
  在今年中国电影华表奖颁奖典礼上,苏州天润安鼎动画出品的《兔子镇的火狐狸》获优秀动画片奖。征服评委的,是国际水准的高制作水平。《功夫熊猫》导演斯蒂文森赞誉:“‘小狐狸’的动画制作水平、效果可与美国梦工厂媲美!”董事长丁冬面对记者不掩自信:“我们要做出震惊世界的国产动画。”  
  作为苏州国际科技园六期工程的创意泵站,虽然面积仅有2万平方米,但已集聚了各类创意企业约40家。这里每年秋季都举办人气旺盛的“公共开放日”活动、影视动漫创意投资大会等,为的是给园区以外的艺术家、创意人营造一个交流成果的空间,让更多公众了解到创意产业的最新发展动态。
  苏州工业园区的文化产业,与体量庞大的其他产业相比显得弱小,但它的存在和发展却令园区的产业形态变得更加生动。而在工业园区外的苏州,文化产业发展浪潮早已逐波涌起。去年底,苏州文化产业实现营收1369亿元,比上年增长35.6%,在全市GDP中占比达到了4.14%。经济与文化,宛如双面绣的两面,在这座古城演绎出了“和谐共融”的新境界。
   
金融创新
    “咖啡时间”与融资新路径
 
  苏州的金融现象很有个性。苏州人这样表达自己的瞩望:上海是全国性的金融中心,那我们苏州就做区域性的金融服务中心。
  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副主任沈晓明告诉记者,对园区发展来说,金融、人才服务最重要,政府部门的市场意识和视野,决定着其为企业提供针对性服务的水准。目前,园区内的金融机构所提供的服务已涵盖企业发展的每个环节。 
  谁对资金的需求最饥渴?谁最渴望得到创业支持?处于初创期和正在成长通道之中的中小企业! 
  如何才能赢得机遇获取支持?不妨进入“咖啡时间”。  
  在我们到达的前一天,一场精彩的“路演”在此间的领军人才俱乐部沙龙举行,主题是:领军秀——先进制造业专场。企业家三五人围成一桌,喝着咖啡,聊的都是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心得和困惑。“咖啡时间”里,与他们面对面的,是融资、财务管理、人事管理、市场开拓方面的各路专家。麻烦与困难,“一对一”解决,正是在这样的“天南地  北”中,企业家会找到融资新路径、纾解困难新机遇。浏览“咖啡时间”的活动公告单,日程已排到了11月25日,那天活动的主题是:产学研合作研讨。 
  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综合服务处的沈志刚介绍,俱乐部自去年成立以来,已为企业提供了数百个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园区的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都非常尊重企业的主体地位,虽然园区内的企业有数万家,但他们每天都会不遗余力地整合各类资源,为企业和企业家搭建平台,提供最专业的解答和最真诚的服务。 
  对企业来说,层出不穷的金融创新产品更具磁力。而日臻完善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则为金融创新提供了沃土。园区大手笔打造的沙湖股权投资中心,将使苏州工业园区有望成为中国最大的股权投资平台,在未来三到五年内,园区计划集聚超过50支优秀股权基金管理团队,发起设立超过50支股权投资基金,基金总规模超过500亿元,吸收各类社会资本超过400亿元,以股权投资方式支持自主创新的创业企业超过1000家。眼下,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还打算引进著名的网上融资平台,如“输赢在线”、“全球网”等,以赢得更高的融资效率。 
  有意思的是,在此安居乐业的金融机构并不总是“抓大放小”,它们同样乐于将橄榄枝抛向中小企业。在苏州工业园区,科技金融部门已有3家,交行苏州分行科技金融部甚至将网点直接设到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内,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制定个性化融资服务方案。 
  政府部门送去的那份周到与热情,让众多金融机构欣然而来,也让每一个来领军人才俱乐部喝过咖啡的企业家备感温暖。统计显示,截至去年底,落户苏州的外资金融机构已达到29家,其中外资银行及代表处14家,占到全省的二分之一;新批台资银行2家,占到全国的一半。用世界的钱来“办”苏州的事,用金融的力量引导苏州的创新发展,让苏州真正成为资本集聚、流动的中心区域,这也是苏州创新金融服务的精彩所在。 
  
“智造”高地
    论坛峰会引爆科技创新
  巨能在苏州采访,高密度举行的各种论坛、峰会令人记忆深刻,成就了独一无二的科技文化氛围和产学研资高端平台,刺激和催生着企业家、科学家进入科技产业化领地的欲望和活力。 
  苏州生物纳米科技园(BIOBAY),是一个正在快速隆起的“智造”高地,这里也被称作“苏州硅谷”。一平方公里不到的园区,缔造了这样一个传奇:15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23人入选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计划,集聚的海归博士超过了200名。2007年产出仅有500万元,去年则达到了7.3亿元,今年将有望达到20亿元。 
  是什么样的力量,引领生物纳米园拉出了这样一条巨大的“长阳”? 
  美国冷泉港实验室被称为“分子生物学的摇篮”,名列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十大研究院之榜首,全球无数城市都在梦寐以求希望引进。但冷泉港却在独墅湖高教区内设立了其在亚洲唯一的分支机构。全球最顶尖的生物学学者、世界最高端的生物学技术、无孔不入的风投机构,都会自动出现在每年秋季举行的BIOBAY创业投资论坛上,论坛内容包括“学习如何在中国建立全球性生物科技公司”、“如何与来自美国、中国和世界其他各地的风险投资公司及投资者建立联系”等。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新闻中心的黄爱萍告诉记者,生物纳米园内服务企业的普通工作人员都拥有硕士以上学位,但他们通常都“隐身”幕后,专心提供各类优质公共服务,而最让他们开心的就是,企业家、科学家、金融家在这里能“自动对接”好最高端的科技成果和产业化的各种细节问题。  
  从“制造”向“创造”、“智造”转变,苏州不断地塑造新的典范。十年前横空出世的苏州科技城启动伊始,定位就非常明确:25平方公里科技新城,就是要成为“科技、山水、人文”完美融合的创新之城。为创新而造城,这样的理念也让众多急于走出“产学研围墙”的科研机构眼前一亮。2008年,由中科院和江苏省、苏州市合作共建的研究机构——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落户苏州科技城,并形成了“边抓基础建设、边搞科研开发、边出产业化成果”的发展模式,入驻企业已达到31家,其科技成果产业化效率之高,令业内惊叹。以院士、科学家为研发主体力量的长光华医生物医学有限公司今年9月底才完成装修,但公司行政人事部长宋明轩面对记者,却告知公司上下最担心的事是“产能是否能跟上市场的需求”。 
  产业无界,科技无限。面向世界,苏州人先行先试,走得很坚定。


记者 千里 英洁
《无锡日报》2011年11月22日

 

转自:http://www.sipac.gov.cn/

返回

上一篇: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 下一篇:领军人才俱乐部41期分享团队冲突管理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