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发展创新型经济,推动转型升级,这已经成为当下各方的共识。 16年来,苏州工业园区始终在“有计划、有系统、有重点”地进行升级发展,特别是去年底,为进一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园区更是专门出台了一部《3+5产业发展报告》。走在“二次创业”十字路口的苏州工业园区,又抢先一步擎起了转型升级的大旗,他们要用更多的 “第一”、“唯一”拔得创新型经济头筹。
从今日起,本报刊发《聚焦苏州工业园区转型升级》系列报道,向读者介绍园区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最新进展。
在地图上,这是普普通通的两条公路:苏虹路在苏州工业园区的北部,西起227省道,东至杏林街,贯穿湖西、湖东,百度地图上的长度是13.9公里;仁爱路在苏州工业园区的南部,西起独墅湖畔的独墅湖图书馆,东至林泉街邻里中心,仅有短短的2公里左右。
苏虹路附近那个高炮广告上“转型升级,智造未来”的标语,清晰地表明了园区的发展新诉求,我们不妨把这两条路放到园区的产业格局中再来看看。走过辉煌16年,如果说世界500强企业云集的苏虹路已经成为苏州工业园区制造业的代名词,那么,仁爱路就是今日园区创新型经济的新标志。
方正国际的未来战略选择
这已经不是方正国际苏州公司第一次搬家了。
今年3月初,方正国际软件有限公司“双喜临门”——创意产业园为他们“量身定制”、建筑面积达17000平方米的方正大厦正式启用,而方正国际的总部也同日从日本东京搬迁落户园区。
不过,方正国际软件有限公司副总裁、首席运营官赵顺认为,一年半前的那次“搬家”尽管没有这次隆重,但对于方正国际的意义却非同一般,“
2003年,当方正把PC工厂设到园区的时候,其软件服务的业务也随之而来,“只不过由于人才环境等诸方面的因素,最初几年软件业务几起几落,始终没有做起来,直到上一次搬家”。赵顺记忆犹新:“当时创意产业园5期刚刚启用,园区对软件服务企业方正非常看重,力邀入驻,于是我们就从自己的生产基地里搬了出来,成为第一批入驻企业之一。现在看来,正是这次搬迁,让方正国际迎来了一个重要的发展契机。 ”
借着搬迁的机会,方正国际对全球业务进行重组调整,苏州工业园区成为方正国际软件的基地城市,公司也由此迎来了一个快速成长期。“从苏虹路到仁爱路,最大的变化,是园区已经形成了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热烈氛围,软件人才交流的圈子形成了”,赵顺告诉记者自己的真实体会,“高科技企业与制造企业不同,喜欢‘扎堆’,发展软件服务外包这样的产业必须要依托高校,必须要有人才交流的平台,而这就是仁爱路与苏虹路最大的不同”。
“搬家”后,方正国际运营顺风顺水。去年5月,方正国际软件有限公司与园区签订了整体合作的框架协议;去年10月,他们又得到了创投公司的2亿元资金支持。方正国际迎来了一个发展的黄金时期,苏州公司规模从之前的100多名员工激增到2009年底的800多人,全球业务额也达到了4亿元,今年公司销售收入预计将实现50%的增长。
把总部搬到了独墅湖畔的方正国际雄心勃勃,他们计划用三年打造一个苏州软件产业的地标型企业,员工队伍也将进一步壮大到5000人左右,其全球软件服务收入将达到15亿元。
从苏虹路“搬家”到仁爱路,让方正国际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园区产业格局悄然“转身”
文中这样描述:“如果说,苏虹路产业走廊是园区高科技产业高地的一个缩影,那么,对于整个长三角产业链而言,园区由此舞动起了整个产业长链的一极。这里生产的元器件在最短的时间输送到世界各地,先进的技术、领先的工艺可以在这里一见端倪。 ”
大多数人对苏虹路最直观的印象是道路两旁林立的世界500强厂名标牌。而对园区管委会经发局企业服务处副处长张清来说,苏虹路沿线的企业是他们重要的服务对象。他告诉记者,苏虹路沿线最早1995年开始就有企业注册,1997年安德鲁等企业开始进驻投产,2000年后这里发展成为跨国公司的集中聚居区域。
2001年,苏虹路全线贯通,是园区第一条东进大道。如今,随着现代大道、金鸡湖大道、独墅湖大道等一条条贯通湖东、湖西的干线先后通车,这条主干道承担的交通功能被分流,即便最近半幅道路封闭施工,这条著名产业大道也未见拥堵。根据园区经发局提供的数据,即便是在2009年金融危机背景下,以苏虹路为地址的129家企业仍实现销售488亿元,企业实现所得税和增值税11.3亿元,进出口关税5.1亿元,这些企业中大多数是IT企业和机械制造企业。
斗转星移,苏虹路现在的“风头”越来越多被仁爱路给盖过了。
在仁爱路周边,看不见密密麻麻的工厂,也看不到忙忙碌碌的工人,但这面积11平方公里的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却可称为园区的“智库”。这里,集中了中科大、人大、南大、西安交大等14所著名高校的苏州研究院和西交利物浦大学这样国际合作办学院校,这里还有国内首屈一指的生物纳米园、创意产业园等创新创业载体。在这里,政府牵头,企业找到新技术,学校培养产业人才,科研人员找到施展技术的天地,实现产、学、研“门对门”的合作模式。
以领军人才、知识产权为特征的创新型经济,正是眼下园区人努力追逐的。其实早在2006年,园区就开始“有计划、有系统、有重点”地转型调整,相继启动实施了制造业升级、服务业倍增、科技跨越、生态优化“四大计划”和领军人才创业工程。2009年,苏州工业园区仅科教创新区就引进了科技项目289个,新增各类研发机构22个,新增专利申请885个。
特别是在去年底,《苏州工业园区3+5产业发展报告》在历时近一年的调研后出台。在这份产业规划中,园区提出除了要将电子信息制造、机械制造、现代服务业等传统主导产业作为“三驾马车”做大做强之外,更要有针对性地在纳米光电新能源、生物医药、软件及动漫游戏、融合通信、环保五个新兴产业“布局谋篇”。其中,纳米技术及运用更是被园区确立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仁爱路附近的生物纳米园在园区未来发展战略中的分量显而易见。
从苏虹路上制造业的一枝独秀,到仁爱路上软件服务外包、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百舸争流,一条超前布局、率先转型的创新发展路径,在园区清晰可见。
从苏虹路到仁爱路,园区产业悄然“转身”。
生产力发展要素重新排序
“2003年前,仁爱路不过是斜塘的一条田间小路,但现在,这是一条代表着园区未来创新发展的大道”,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叶峰说,“发展科教创新经济,不再像传统制造业那样依赖资金、现有的技术、低成本,主要依赖的是大学、学科带头人、知识产权、科研成果,依赖不同学科之间的联合、交叉。”
走进位于科教创新区的园区生物纳米园,一幢幢设计感强烈的橙色建筑,让人深切感觉到这里无处不在的激情与活力。
博思维科公司是签约生物纳米园内的第一家企业,办公面积不到200平方米,区区8位员工!如果仅仅以传统意义上的企业面积、员工数量等硬指标来判断,博思维科委实小得“可怜”。可这家毫不起眼的企业,是美国农业部认证的专业测试中心,其客户大多是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著名公司。2010年,博思维科产值将达1000万元,人均产值超过120万元。
放眼生物纳米园内,像博思维科这样的企业比比皆是,同样“个头”虽小,能量却很大。比如,去年入驻的浩欧博生物,尽管目前只有28名员工,可从今年的发展形势估计,2010年公司产值将达到3000万元,明年则有望达到5000万元;再比如,惠生电子,十几个人的团队,今年产值计划达到2500万元,人均产值达208万元……
事实上,生物纳米园许多企业人均产值超过了100万元。正是众多入驻企业的飞速发展,使得生物纳米园在运营三年多就呈现出了几何级的增长。“以前这里只是参观点,现在已成为增长点”,生物纳米园总经理刘毓文自豪地告诉记者,“2009年,园内150家企业,只有一家产值超过1000万元;但2010年,保守估计,将有15家企业产值超过1000万元,其中2家超过5000万元。”
从仁爱路为代表的创新型经济可以清晰地看到,以前,生产力发展更多强调单位面积内资金投入强度、劳动力密度,强调要素集聚的“规模优势”;如今,人才素质和技术在发展中的要素地位被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独墅湖科教创新区通过7年时间,在人才要素集聚上形成了自己的优势,走出了一条跟传统制造业不同的发展路径。
叶峰扳着手指给记者列举:现在,科教创新区拥有在读硕士、博士研究生1.8万人,3800人的高校教师队伍中有教授800名、院士12名,还有海外留学人员850多人,国家863、973专家组成员200多人,8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这里的顶尖人才数量占了苏州40%,科教创新区当之无愧成为了苏州高级人才的“蓄水池”。于是,科教创新区另外一组数据就“水到渠成”了:知识产权年申报占全市20%,高新技术企业占了苏州的30%,高水平科研平台总数占了全市的5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市10%。
从苏虹路到仁爱路,生产力发展的要素排列图谱发生了重大变化。用叶峰的话来说,独墅湖科教创新区最独特的优势,就是这里集聚的高校和人才,这才是创新型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要素。
《苏州日报》
记者 燕冰 尤志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