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东西方文明对接的轨迹透视(九)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要潮流,这种超越国界、超越本土文化、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普遍价值正在全球范围广泛蔓延。一个具有特定品格特征的东方城市,在这场以西方发达国家为始佣者、主导者和游戏规则制定者的浪潮中,如何既保持城市的固有魅力,又获得全球化的全新动力,实现本土化与全球化的双频共振?苏州工业园区植根苏州千年古城,进行东西方文明对接的成功实践,揭示出不少规律性东西,给人以诸多深刻性启示。
实现本土化与全球化双频共振,必须牢牢把握应对全球化浪潮的“指南针”。党的创新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置身全球化背景下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园区人与时俱进地把党的创新理论的最新成果作为应对全球化浪潮的行动指南。在园区酝酿阶段,深刻领会小平同志关于“借鉴”问题的主要论述,把中国对外开放的现实需要和新加坡寻求新的发展空间战略构想有机结合起来,打破西方世界对中国的全面制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终促成园区的诞生。在加速发展阶段,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以高起点、大手笔弥合了与其他国家级开发区起步晚十年的时空之差,而且创造出后来居上、跨越腾飞的发展奇迹。进入转型升级阶段以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出“四大计划”,突出“实践科学发展、塑造国际品牌”主题,全力打造转型发展的先行区、高端产业的样板区、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区、文明和谐的现代化新城区,已经成为中国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的成功范例、全球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园区和全国开发区科学发展的典范之作。
实现本土化与全球化双频共振,必须率先争当引领全球化发展的“风向标”。在全球化发展中,只有不懈追求才能抢得先机,只有追求一流才能抢占高点。园区人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国际一流。在规划设计上,精益求精,力求每一幢建筑都成为一道靓丽风景;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坚持高强度高标准投入,力争50年不落后;在产业发展上,追求高产出、低污染,使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相得益彰。园区所有建设项目,几乎都达到国内乃至国际一流水平,始终走在全国开发区的前列,成为引领全球化发展的风向标。
实现本土化与全球化双频共振,必须竭力彰显融于全球化进程的“本土味”。全球化并不是全球一样化,更不是全球西方化,而是全球不同国家、民族、城市交流联系日益加深的一体化。唯有保持民族特色、体现本土味道,才能在全球化中拥有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园区依靠借鉴新加坡经验取得辉煌的成就,但绝没有因为“有了新加坡”,就“丢了老家婆”,而是既学新加坡,又有“本土味”:既有最高层面上的新方经验与中国国情的结合,又有发展模式上的项目建设与城市建设的结合;既有产业发展上的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结合,又有技术创新上的产学研的结合……正是这一篇篇体现中国特色、苏州特点的“结合”文章,才奏响园区在全球化浪潮中创新发展的主旋律。
匠心独运绣锦图,鉴往知来谱华章。如今的园区,一页辉煌仍在熠熠闪光,二次创业已经号角嘹亮。当代干将莫邪群贤汇聚,铸剑铿锵,园区旗舰再次起航,驶向“三区三城”建设新的辉煌。
《苏州日报》2010年6月11日
作者 崔广全